发布日期:2025-04-13 20:52 点击次数:67
刘备是一个有着匡扶汉室,兴复中原的宏图大志的人,可是逐鹿中原20几年,一直到了47岁还一事无成,刘备身上到底缺少了?为什么刘备听隆中对之前一事无成我要配资线上,听完隆中对以后恍然大悟茅塞顿开。以至于在后来顺风顺水无往而不利?那么隆中对为什么会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呢?隆中对到底教会了刘备什么呢?
其实在隆中对里诸葛亮教会了刘备两项政治领袖必须具备的素质,这其中,第一项素质就是“权道”,那么什么是“权道”,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最高境界就是“道”,道分为“经”和“权”两面,“经”说的就是原则的遵守,“权”就是特殊和例外情况下的非常手段。
所以古人有云:“权者,反常而合于道者也”。“权”在形式上来看似是非常态化的东西,听起来可能比较抽象,那就举个具体例子,
展开剩余70%孟子记载,在战国时代有一个人叫淳于髡的人这个人特别喜欢抬杠,有一天他来找孟子,“我听说你们儒家讲究男女授受不亲是的吗?”孟子说没错,这是一条基本的礼仪规范。淳于髡接着就问:如果你嫂子掉河里了你会袖手旁观呢,还是伸手拉她一把呢?淳于髡这个问题是一个两难问题。伸手去拉就违反了男女授受不亲的原则,等于打自己一个耳光。袖手旁观就是置人命于不顾,是禽兽行为。孟子则回答回答:肯定要去伸手救她,不能见死不救,至于男女授受不亲,是一个原则没错,这是“经”。我伸手救人这是一个例外,这叫“权”,有原则必有例外。
所以规则本身并不是必须遵守,规则背后的道理才是最重要的。能够懂得在普通情况下用“经”,在特殊情况下用“权”,这个就是“权道”,“权道”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最高境界,很多人连“经”没搞明白,就想要“权”,就想要打破规则,想要搞例外,那就变成权谋诡计了,这是非常危险的。
刘备虽然懂得遵守“经”的规则,但不懂“权”的使用,刘备只知道逐鹿中原,要打败曹操匡扶汉室,但是他不懂得拐弯,所以这十几年来一直都在跟曹操死磕,既打不过曹操,又一事无成。这也是刘备一直苦恼的原因。
所以诸葛亮告诉刘备,暂时不要和曹操硬打,第一,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,第二,曹操手下有百万之众,所以不可与其争锋,而刘备之所以四十多岁还一事无成,就在于刘备的眼睛只盯着中原,所以刘备的路越走越窄,其实回头看一眼,北方的曹操都已经占完了,南方又分为三个部分。
东部的扬州已经被孙权给占了。还剩下中部的荆州和西部的益州,荆州居天下之正宗,四通而八达,且荆州的主人刘表不思进取,在说益州,益州自古以来号称天府之国,当年汉高祖就是以益州起家夺取了天下,而益州主人刘璋还不如刘表,所以现在可以先取荆州,再取益州作为根据地回过头来再来讨伐曹操。
用一个特殊的迂回的战术,而不去遵守死板的死磕战术,这是隆中对交给刘备的第一项素质“权道”,除了“权道”,诸葛亮在隆中对里交给刘备的第二项政治素质是什么呢?我要配资线上,又为刘备量身打造了一个四步走的方针?到底是什么方针呢?我们下一期再和大家继续探讨。
发布于:天津市